什么是消費者需要的“整家大家居”?林氏的答案
決定“大家居模式”成敗的原因有很多,而出發點決定了最終目標的導向。從“企業自身出發”,就會突出“我有什么產品”“如何將更多產品組合售賣”,本質仍是產品導向的延伸。而“從消費者出發”,問題邏輯就會反轉——“消費者真正需要什么?如何幫助他們高效地做出購買決策?”
在我們走進鹽城林氏整家大家居店之后,這種差異感尤為強烈。這個空間沒有傳統意義上的“定制主場”,也沒有堆疊式的“品類集合”,有的是專業可感的產品分區,以及無限逼近真實生活的樣板間體驗。
1、大而全就是大家居?品類專業性或許更重要
品類多、一站式,其實只是“大家居”的入門要求。消費者要的是“大而全”嗎?
通過對門店消費特征的長期觀察總結,林氏家居大家居新零售事業部副總經理廖昌旭認為,消費者需要的本質上是“高效、高質量的滿足購買需求”。比如,買床墊是一個需要深度體驗的過程,如果無法體現出床墊產品的“專業性”,那么消費者就不會選擇;再比如,實木家具品類尤其考驗場景打造的專業性,否則實木的價值感就很難體現。
因此,林氏整家大家居店在保證產品豐富性的前提下,更加突出了各個品類的專業性。
——在睡眠區設置了三段式體驗路徑,從睡感測試體驗,到軟硬度床墊各種材質講解展示,再到沉浸式試躺五感空間,讓“感受”優先于“銷售”;
對比許多“產品組合導向”的整家模型,消費者來到這家店,決策成本就要低很多。
我們也實地采訪了經銷商王總,他透露了一組數據:開業一個月以來的觀察,消費者的進店成交率在50%以上,而且平均客單價是林氏家居整體門店大盤的2倍以上。
這個數據,或許也側面反映了品類專業性對于消費決策的重要意義。
2、“地產樣板間”的舒適與體驗感
樓盤樣板間是地產公司最核心的銷售道具,因此要無限逼近消費者理想中家的樣子。而林氏整家大家居鹽城店的布局,背后就有這一理念的貫穿。
在門店設計之初,林氏家居結合過往大家居門店的經驗,并進行了本地化特點的微調。一方面充分考慮了空間體驗的完整性,減少了門頭的權重,特意控制了產品密度,空間感更強。
另一方面,重點區域留出互動空間,比如小件家具展示區和軟裝展示區,方便顧客可以按需自由選配;睡眠區設置了半封閉的體驗間等等。
“成品為核”,林氏整家大家居如何發揮差異化優勢?
新零售模式下,成品家具是林氏家居的起家基本盤。目前,林氏家居全年在售的SKU超過10000個,這成為其整家大家居進化的產品基礎。那么,如何完成在線下門店的大家居路線進化?
1. 回歸“成品主場”的邏輯起點
在和林氏家居大家居新零售事業部副總經理廖昌旭的交流過程中,我們發現過去數年,林氏家居的線下零售路徑大致經歷了這樣一條演進曲線:
自營大店→ 成品經銷 → 成品定制融合 → 睡眠/實木等品類專賣 → 回歸成品為核心的整家大家居。
而最早期的的自營大店,其實就是線下開出“大家居門店”的嘗試版本。和今天的鹽城林氏整家大家居店相比,二者所表達的“整家大家居”已然有了本質差別。
從這個視角來看,林氏并不是“為了做整家而做整家”,而是在對線下經營系統不斷拆解與重構的過程中,重新意識到成品所能承載的整家基礎能力——并試圖讓其變成一種新的組織邏輯。
2. 如何發揮“成品核心”的整家優勢?
林氏家居在鹽城所構建的整家大家居模型,本質上是一種基于成品優勢的體系化重構。那么如何發揮“成品核心”的整家優勢?廖昌旭認為,還是回到“人貨場”的基本零售邏輯上:
“人”: 連續六年天貓住宅家具行業成交額第一的品牌背書(來源于2018-2023年天貓生意參謀系統,剔除家居賣場排名),加上線上全渠道日均120萬訪客的流量能力,構成整家場景獲客的流量入口;正如經銷商王總所說,整家大家居門店自四月開業以來,客流持續增長,高峰的時候,一天接待了20波客戶。而這些客戶,大多數都對林氏家居有初步認識,然后慕名而來。
“貨”:全年在售SKU超10000個 ,涵蓋全品類、全風格、全場景,其背后是林氏家居長期積累的強研發力與柔性供應鏈整合能力;
“場”: 借助“同產品、同價格、同權益、同服務、同活動”的“五同體系”,打通線上線下的一體化交付邏輯。同時,在空間端實現了“品類專業性+沉浸體驗感”的融合,強化場景的展示說服力。
從這些維度綜合來看,林氏整家大家居所表達的,是一種成品驅動下的系統能力優化。
這也意味著,未來整家模式的路徑并非只有一種,成品家具也絕不是“套餐配角”,而將構建出一套屬于自己的“整家大家居主場”。
回到經營現場:什么是大家居門店的關鍵點?
整家大家居模式如何在終端跑通?林氏家居大家居新零售事業部副總經理廖昌旭廖總認為,有幾個問題非常關鍵:
1、消費需求少了、要求高了,如何滿足?
在行業整體放緩、消費信心承壓的大背景下,消費需求的“量減質升”,成為所有門店經營者都要面對的現實。因此,林氏家居整家大家居模式要重點發揮三大優勢:成品家具SKU足夠豐富,且控制在質價比的理性范圍內,為不同需求提供足夠選擇;“成品+門墻柜+家飾”的一體化整合,減少消費者“東拼西湊”的精力成本;套餐“0增項真整家”,讓消費者放心選擇。
2、如何提升流量轉化與效果?
大家居門店的生存第一關,是流量的來源與轉化效果。目前,林氏家居全渠道粉絲數量超過5500萬,此外也在積極探索通過抖音本地直播、小紅書種草、美團、高德地圖等方式,為門店引導更多到店流量,提升對于門店的全方位賦能。
而通過在佛山總部開設旗艦門店,林氏家居從全渠道流量的抓取、流量運營等各方面持續探索和驗證效果,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。
3、如何降低門店成本,尤其是人員結構?
經銷商王總提到了一個關鍵的問題:人員成本結構。從他的實際經驗來看,定制家具門店的員工成本要高于成品門店,僅從這一點來說,以定制為核心的整家或者整裝大家居,其員工成本就要高很多。
而林氏整家大家居以成品為核心,在人員配置上更為靈活,僅這一項,門店的經營成本就會產生巨大的差別。